你知道什么是弱视吗
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,它是指眼球检查正常而单眼或双眼视力不正常,且通过配戴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0.9以上。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,大多都是因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受到阻碍而形成的。弱视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患病率百分之3,在我国约有1000多万名弱视儿童。
弱视有哪些危害
弱视的患儿不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,而且常常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,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,如下楼梯时没有深度感,看显微镜时没有立体感等,这将直接影响孩子的高考升学及职业选择。另外,弱视还常引起斜视,影响美观及儿童身心发育。弱视的危害大于近视,因为近视经戴眼镜矫正后视力可达到正常,不需要其他治疗。而弱视则不同,如不及时治疗(戴镜及训练),患眼的视力将会永久性低下。
弱视的分度及分型
弱视按矫正视力可分为三度:
轻度:矫正视力为0.6-0.8;
中度:矫正视力为0.2-0.5;
重度:矫正视力低于或等于0.1。
弱视按发病机制可分为:斜视性弱视、屈光不正性弱视、剥夺性弱视及先天性弱视。
斜视性弱视 是指因眼位不正(斜眼)而引起的弱视。由于斜视,双眼看东西会出现重影,医学上称为复视。为了消除复视,大脑中的视中枢就抑制那只斜视眼去看,这样看东西就不会复视了。久而久之斜视眼看东西的能力下降成了弱视眼。这种弱视一般而论是可逆的,如能早发现、早治疗,视力是可以恢复的。
屈光参差性弱视 是指患儿双眼屈光度数相差较大,近视或远视度数相差在150度以上,散光度数相差在100度以上。外界景物在左右两眼所形成的物像大小不等,清晰度不同,两个物像互相干扰,难以融合成一个,大脑中的视中枢主动抑制屈光较大的眼,这只眼的视力便会下降形成单眼弱视。这种弱视是可逆的,通过治疗可以恢复。
屈光不正性弱视 是指双眼屈光不正的度数较高,而患儿又没有及时戴矫正眼镜。其特点是双眼视力相等或相似,屈光度数也相似。多发生于高度远视或高度近视的儿童,以远视眼更多见,约占百分之70。这是由于高度屈光不正导致景物不能在视网膜上成像,因而对视细胞或视通路的生理性刺激不足造成的。
剥夺性弱视 是指在婴幼儿时期,由于先天性白内障、角膜白斑、上睑下垂等眼病,使光刺激受到阻挡,不能正常进入眼内,剥夺了该眼接受光刺激的机会,使得处于发育阶段的眼底视网膜由于生理性刺激不足,造成发育不良或停滞,形成剥夺性弱视。这种弱视患儿视力很差,单眼多见,治疗效果也不好。
本文内容仅提供参考,不可做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如还有什么疑问或者不清楚的地方, 请点击在线咨询,医师将给您详细解答,或者拨打 热线:021-52185102 通过电话向医师详细咨询。
热门文章推荐